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平安夜访”办实事暖民心
本报通讯员 舒 娜
文章字数:962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日来,商南县青山镇组织全体镇村干部积极开展“平安夜访”、入户排查暨政策宣传活动,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夜幕降临,在青山镇的沟沟壑壑,总有一群人脚步匆匆,他们或走村入户、或深入社区,与百姓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听诉求、解难题,这就是青山镇的“平安夜访”行动。
  “谢谢你们的帮助,不仅帮我们申请了低保,还为我们送来生活物资,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难题!”近日,花园村四组村民韩传录紧握着夜访干部的手,连连道谢,感谢夜访干部帮其渡过生活难关。
  “平安夜访”访的是民情,暖的是民心。结合村民们白天劳作、晚上休息的实际情况,干部们利用晚上的时间,走进百姓家中,倾听他们的心声。
  “以前有问题不知道去哪里反映,现在好了,干部们晚上主动上门,我们有啥问题都能当面说一说。”一位村民感慨道。通过夜访,干部们不仅了解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需求,还及时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
  自今年9月份推进“平安夜访”以来,青山镇积极探索新模式,通过镇、村、组、片四级推动、部门联动,压紧压实责任,强化周通报月考核,抓实抓牢“六个率”(即夜访覆盖率、矛盾诉求排查率、矛盾诉求化解率、待办事项面访率、政策法规宣传率、群众满意率),探索符合青山实际的“平安夜访”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我们不能让百姓的矛盾、诉求积压激化,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在夜访过程中,干部们坚持问题思维,强化结果导向,对百姓反映的问题逐一登记,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对于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尽快解决。
  “平安夜访”还成了宣传政策法规的重要平台。干部在夜访中积极向百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惠民政策,提高百姓的政策知晓率和法律意识。同时,通过与百姓的互动交流,也收集了许多对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自开展“平安夜访”以来,全镇共接访群众364人,走访群众3042人,受理各类矛盾纠纷、群众诉求事项121件,解决115件,化解率达95.5%。“平安夜访”不仅拉近了干部与百姓的距离,增强了百姓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还为构建和谐青山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