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镇 强化党建引领 赋能基层治理
文章字数:1102
近年来,丹凤县商镇持续聚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实施“五心服务暖民心、十五分钟赢民心、文明新风聚民心”等工程,创新“三办一评、六步工作法”等治理方式,畅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毛细血管”,实现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织网便民
“我家的水龙头坏了,娃们也常年不在家,多亏有网格员张明伟来帮我。”近日,商邑社区独居老人张兴民高兴地说。
商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的原则,在选定网格员过程中,立足本辖区实际,将专业化、本土化熟悉社情民意的小区楼栋长、村民组长、热心群众、党员志愿者等群众熟悉的“邻家力量”吸纳到网格员队伍,在13个村(社区)设立248名网格员,使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打造群众满意的“家门口”红色家园。
商镇通过常态化开展“敲门入户”、电话关爱、帮办代办等服务,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分别逐一记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清单,选派专人一对一解决落实,并定期实行“回访”制度。同时,争取专项资金给予网格员适当补助,定期举办优秀网格员评选表彰活动,将表现优异、工作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网格员及时纳入村(社区)干部后备力量,提升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聚力优民
“每次社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大家都穿上红马甲,争着为社区群众做点事。”近日,商邑社区党总支书记秦建太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是商镇党委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的一个缩影。
商镇以“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做好“双报到双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微治理”,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共驻共建力量,整合推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卫生、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各类资源下沉网格,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社区图书室、健身室、娱乐室等向群众开放共享,创办“日间照料中心”“书法棋牌室”“夕阳美舞蹈队”,更好满足老年人文娱需求,让其成为引领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的“中心舞台”。打造安全、舒适、快乐、免费的休闲环境,有效解决了辖区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辅导作业的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拆牌利民
“以前到社区办事,到处挂的都是牌子,但是却找不到办事的人。现在好了,看不到杂七杂八的牌子,但到了便民服务大厅就有热情的工作人员上前帮助解决问题啦!”日前,一位办事群众在老君社区便民大厅向工作人员欣慰地说。
基层治理不看牌子有多少,而要看群众的笑容有多少。商镇按照“全面提升、重点打造、以点带面”的思路,持续完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和措施,把有名无实的牌子从墙上摘下来,还要把牌子背后的形式主义从基层扫出去,变牌子上墙为服务上心,充分释放基层创新活力,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真心实意为他们能办事、办好事。
织网便民
“我家的水龙头坏了,娃们也常年不在家,多亏有网格员张明伟来帮我。”近日,商邑社区独居老人张兴民高兴地说。
商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群众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的原则,在选定网格员过程中,立足本辖区实际,将专业化、本土化熟悉社情民意的小区楼栋长、村民组长、热心群众、党员志愿者等群众熟悉的“邻家力量”吸纳到网格员队伍,在13个村(社区)设立248名网格员,使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打造群众满意的“家门口”红色家园。
商镇通过常态化开展“敲门入户”、电话关爱、帮办代办等服务,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分别逐一记录,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清单,选派专人一对一解决落实,并定期实行“回访”制度。同时,争取专项资金给予网格员适当补助,定期举办优秀网格员评选表彰活动,将表现优异、工作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网格员及时纳入村(社区)干部后备力量,提升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聚力优民
“每次社区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大家都穿上红马甲,争着为社区群众做点事。”近日,商邑社区党总支书记秦建太说。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是商镇党委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的一个缩影。
商镇以“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做好“双报到双服务”工作,不断创新“党建+微治理”,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共驻共建力量,整合推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卫生、医疗服务、文化服务等各类资源下沉网格,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社区图书室、健身室、娱乐室等向群众开放共享,创办“日间照料中心”“书法棋牌室”“夕阳美舞蹈队”,更好满足老年人文娱需求,让其成为引领辖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的“中心舞台”。打造安全、舒适、快乐、免费的休闲环境,有效解决了辖区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看管、辅导作业的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拆牌利民
“以前到社区办事,到处挂的都是牌子,但是却找不到办事的人。现在好了,看不到杂七杂八的牌子,但到了便民服务大厅就有热情的工作人员上前帮助解决问题啦!”日前,一位办事群众在老君社区便民大厅向工作人员欣慰地说。
基层治理不看牌子有多少,而要看群众的笑容有多少。商镇按照“全面提升、重点打造、以点带面”的思路,持续完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项制度和措施,把有名无实的牌子从墙上摘下来,还要把牌子背后的形式主义从基层扫出去,变牌子上墙为服务上心,充分释放基层创新活力,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员干部真心实意为他们能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