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浇灌科技创新融资沃土
文章字数:1928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积极完善辖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提升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融资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导向性培育科技创新金融生态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严格落实科技金融激励引导政策,指导辖区国有商业银行积极申报和争取人民银行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以及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要求地方法人银行用足用好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有效扩大对科技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助力实施新阶段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业务中心,适当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等权限,开辟科技型企业和项目审贷绿色通道,提高科技金融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集中化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参照和应用《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办法》,对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定量和定性指标,分优秀、良好、一般、勉励四档等次,定期开展绩效评估,并加强评估结果综合运用。推动科技创新主体贷款增量、扩面、提质和降价,营造支持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货币金融环境。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94.86亿元,较年初新增97.92亿元,同比增长9.68%,显著高于全省、全国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841.51亿元,同比增长11.5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个百分点。
精准性支持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聚焦科技强国重大战略部署,引导辖区政策性银行立足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基础和前沿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等提供融资支持。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成长期和省级上市后备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骨干企业及其上下游关键企业信贷需求,推动科技创新领域信贷“量速双增”,助力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结合辖区实际,大力支持新材料、绿色食品和健康医药等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主动对机械、有色、建材、轻工等制造业运用科技成果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信贷支持,加快推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和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至2024年上半年末,全市45个秦创原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项目获得银行授信38.74亿元、贷款余额23.48亿元。
适配性运用科技创新信贷产品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比重,扩大“创新积分制”评价范围,拓展“企业创新积分贷”业务,探索“贷款+外部投资”业务模式,并加强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及结果应用。实施专策对接融资需求、专列信贷支持计划、专属信贷产品应用、专项激励引导保障等“四专”措施,大力拓展和办理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商洛市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若干措施》,支持市级银行机构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支持辖内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10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发“再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信贷产品,助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并单列2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专项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中试、研发、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开发专属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规范发展“科技人才贷”,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需求。配合做好科技型企业发债项目储备、融资辅导与信贷跟进,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强化与内外部投资、证券、融资担保、保险等机构合作,用好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债贷保”多元化融资和接力式金融服务。
协同性加强科技创新要素保障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加强科技金融工作沟通协调、共享交流、会商通报、督导推动等工作,立足商洛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目标任务,遴选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秦创原科技企业“白名单”,建立了创新链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清单,由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推送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定期联合开展银企双向对接活动。综合发挥全国征信平台、“秦信融”平台以及商洛市“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四优同步”金融专项行动等功能与作用,汇编了《商洛市金融五篇大文章信贷服务与产品手册》,助力深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融资工作。联合科技、工信、发改等部门推动扩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政府增信功能,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依法合规审批贷放贷、提供担保和再担保,严格落实银担风险责任。同时,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密切监测科技金融风险情况,合力加强风险评估、预警与处置。
导向性培育科技创新金融生态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严格落实科技金融激励引导政策,指导辖区国有商业银行积极申报和争取人民银行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以及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要求地方法人银行用足用好人民银行支小再贷款,有效扩大对科技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助力实施新阶段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或业务中心,适当下放授信审批、利率定价等权限,开辟科技型企业和项目审贷绿色通道,提高科技金融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集中化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参照和应用《陕西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办法》,对辖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定量和定性指标,分优秀、良好、一般、勉励四档等次,定期开展绩效评估,并加强评估结果综合运用。推动科技创新主体贷款增量、扩面、提质和降价,营造支持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货币金融环境。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94.86亿元,较年初新增97.92亿元,同比增长9.68%,显著高于全省、全国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841.51亿元,同比增长11.5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个百分点。
精准性支持科技创新重点领域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聚焦科技强国重大战略部署,引导辖区政策性银行立足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为符合条件的基础和前沿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等提供融资支持。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成长期和省级上市后备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骨干企业及其上下游关键企业信贷需求,推动科技创新领域信贷“量速双增”,助力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结合辖区实际,大力支持新材料、绿色食品和健康医药等重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主动对机械、有色、建材、轻工等制造业运用科技成果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供信贷支持,加快推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和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至2024年上半年末,全市45个秦创原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项目获得银行授信38.74亿元、贷款余额23.48亿元。
适配性运用科技创新信贷产品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科技企业信用贷款比重,扩大“创新积分制”评价范围,拓展“企业创新积分贷”业务,探索“贷款+外部投资”业务模式,并加强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及结果应用。实施专策对接融资需求、专列信贷支持计划、专属信贷产品应用、专项激励引导保障等“四专”措施,大力拓展和办理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商洛市金融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若干措施》,支持市级银行机构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支持辖内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10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发“再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属信贷产品,助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并单列2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专项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引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中试、研发、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开发专属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规范发展“科技人才贷”,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满足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需求。配合做好科技型企业发债项目储备、融资辅导与信贷跟进,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强化与内外部投资、证券、融资担保、保险等机构合作,用好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债贷保”多元化融资和接力式金融服务。
协同性加强科技创新要素保障
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加强科技金融工作沟通协调、共享交流、会商通报、督导推动等工作,立足商洛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目标任务,遴选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秦创原科技企业“白名单”,建立了创新链产业链企业融资需求清单,由人民银行商洛市分行推送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定期联合开展银企双向对接活动。综合发挥全国征信平台、“秦信融”平台以及商洛市“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四优同步”金融专项行动等功能与作用,汇编了《商洛市金融五篇大文章信贷服务与产品手册》,助力深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融资工作。联合科技、工信、发改等部门推动扩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政府增信功能,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依法合规审批贷放贷、提供担保和再担保,严格落实银担风险责任。同时,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密切监测科技金融风险情况,合力加强风险评估、预警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