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医”心行千里 共筑健康梦
本报通讯员 符明月 王佳姝钰
文章字数:986
  “张老师,您帮我看一下这个总检报告合适吗?”
  “张老师,慢病管理工作方案哪里还需要完善?”
  每天,在镇安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总会听到这样的呼唤声。大家口中的“张老师”是在镇安扶贫支医的张庆秀,她是一名来自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从事慢病管理近30年的家庭医生。
  “您来得太及时了,请一定帮我们规范慢病管理中心建设相关工作!”今年7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的推进下,镇安县医院被确定为“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同时张庆秀也走进了镇安县医院。
  为加快镇安县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张庆秀以科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为突破口,重点指导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健康体检档案的规范建立、录入、评价指导工作,将浦口医院规范化慢病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人员安排等浦口经验链接到镇安县医院慢病管理科多项建设项目上来。
  提升慢性病诊治的技术水平,为镇安县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慢性病管理专业队伍,是张庆秀来镇安县帮扶的最大心愿。在筹划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中,她事必躬亲,带领医护人员进行慢性病专项重点培训,对疾病的诊断、处理方案、转归及观察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讲解,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逐步提高慢性病诊治水平。借助“互联网+慢病管理”,张庆秀率先提出“一体化、个性化、精准化”慢病管理新模式。“这样的慢病管理方式相较于我们传统的方法更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可操作性高,提高了我们慢病管理的及时性、实时性和便捷性。”作为张庆秀在健康管理中心所带的“徒弟”之一,寇正红表示,一定会将“师傅”所带来的慢病管理新理念融会贯通,不断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
  镇安全境为山地,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慢性病群体量大,群众“重治轻防”观念根深蒂固,大部分人对开展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严重不足。张庆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组建慢病指导小组,多次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把服务送进山区,教育引导村民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营造慢性病防控“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
  “对我来说,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不让小病变成大病,就感觉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张庆秀说。在她的推动下,镇安县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已初具雏形,从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模式,转成以预防、服务为中心,通过日常监护、疾病预防、随访等方式,实现慢性病人群健康全周期的跟踪与服务,为县域内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打开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