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平安夜访”聚民心解民难
文章字数:727
  本报讯 (通讯员 戴雨诺)连日来,每当夜幕降临,山阳县杨地镇各村(社区)灯火通明,交谈声不绝于耳,本应随着黑夜降临而寂静的村落反而热闹起来。自开展“平安夜访”活动以来,这是杨地镇各村(社区)常有的夜访场景。
  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绘就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护稳定的最大“同心圆”,杨地镇采取定点接访、入户走访、巡逻面谈等方式,组织镇村干部结合群众晚上休闲在家的契机,进村入户夜访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摸准摸实摸细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突出夜访特色,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质增效,杨地镇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实行部门“联合接访”,把“平安夜访”与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扎实做好维权服务和改善民生工作,按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思路,积极推动“平安夜访”与理论宣讲、法治宣传、党建指导、信访维稳、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特殊人群管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各分管领导充分结合自身职责和日常工作,不断丰富拓展“平安夜访+”应用场景,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镇村联动之下,杨地镇的“平安夜访”内容日趋多元化,不仅化解矛盾纠纷,还深入“复诊”,定期回访,把普法宣传、群众期望作为接访走访的主要内容,把群众的“诉求清单”变成夜访干部的“服务清单”。自“平安夜访”全面铺开以来,杨地镇坚持“耐心回访”,实地或电话抽查所受理事项的办理效果。群众满意度是测评工作实效的“度量尺”。杨地镇健全群众评价机制,广泛收集群众对“平安夜访”工作的评价。根据群众反馈结果,相关部门查找问题短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平安夜访”工作到位见效。